灾害往往也会给人们的心理带来长期的负面影响。一般,影响程度视灾害的严重程度和个人损失程度而定。四川地震这样的特大自然灾害中可能会给大约30%的受灾群体留下长期的心理阴影。不仅一些景象让人难以忘怀、现场的尸臭和哭声也会给人们留下难以磨灭的嗅觉记忆和声响记忆。
“人们习惯对幸存者说‘你是幸运的’,但实际上,他们并非真的幸运。”他们虽然保住了性命,但是,他们可能永远都要坐在轮椅上、可能丧失了亲人和朋友、可能失去了住所,而可预见的未来也与过去他们所熟悉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大相径庭。对他们来说,现实是残酷的。“你很幸运”的安慰更像是强加给他们的一个意识,他们内心并不这么想。
给予鼓舞,但不要告诉他们“应该”怎么想,不要说“你应该快乐”“你应该感到幸运”“你应该有安全感”“将来会更好”之类的话,而应当听受灾者自然倾诉他们的感受。鼓励他们提问和质疑。不要指责他们说的话是“傻话”、提的问题是“鲁莽”的问题。让谈话更加开放。保护受害者,让他们有安全感,但也要适度。倘若保护过度,反而会向受害者传递“不安全”的信号。此外,整个社会需要了解,大多数帮助都发生在受害者仍然处于被惊吓的时候。他们还在颤动,意识还没有恢复。而等到他们意识到灾难和损失,援助者已经离开去拯救其他人了,他们会有被遗忘感。
美国就有这方面的教训。卡特里娜飓风发生后,举国关注,很多志愿者赶赴灾区;但几个月后,重建真正展开,灾区人民觉得困难重重的时候,援助人员反而逐渐离开。研究发现,灾区的上千名小孩都在心理和情感上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与其他同龄人比,他们更容易恐惧和愤怒,认为拥有的东西会随时丧失。此外,在灾情发生的时候,各国政府或援助组织往往做出很多承诺,譬如,“一定会有人帮助你们”“一切都会更好”,而事实证明,期望值越高,日后失望和怨恨的可能性也越大。
人们还应该认识到,灾后援助,实际上是人与人的一种“关系”——不仅需要有人愿意提供帮助,也需要受害者愿意接受帮助。不少灾民愿意接受物质上的帮助,却不愿意接受更深层次的、精神上的帮助。
这主要是因为他们的疑虑,他们不想被看作是“脆弱的”、不想让自己产生“羞耻感”。这种“羞耻感”来自自己的处境,也来自于自己灾害前后的反应——譬如,在紧要关头只顾自己逃命却没有救助别人——所以,安慰者一定要注意,不要追问,不要伤害对方的自尊。对于孩子,比较有效的帮助方法是,让他们感到一切逐渐恢复到从前,让他们感到,他们又可以唱歌、玩耍、叽叽喳喳地闹腾。切勿板起面孔,要求他们“保持严肃”。
考虑到受灾人员是个很大的群体,而且大多处于偏远的乡镇。请心理医生做一对一的心理医疗不仅是不切实际的,也是不必要的。
比较切实可行的方式是,帮助灾民结成“互助组织”。在一个群体中,总有一部分人更坚强、更开通、更明智,他们战胜恐惧、开始新生活的心理历程也更有说服力。
此外,政府和与医疗相关的非政府组织可以邀请心理专家在某个社区开展心理讲座和咨询。学校应当有意识地增加一些心理辅导课程,在教授他们科学和人文知识的时候,也帮助他们理解地震这种自然灾害,告诉他们,应该如何学着缝合内心的创伤。这些都是可以教的。
(吉尔伯特·瑞耶斯系美国科罗拉多大学灾难心理学专家,本文根据《财经》记者陈竹采访稿整理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