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传统文化的教育传承
——庙会文化研究的教育价值之我见
辽宁省政协委员 大连市心理咨询师协会秘书长
王克强
作为一名从事教育工作近40年并伴随着中国心理咨询事业的诞生和发展走过13年的一个教育心理工作者,有幸参加首届中国庙会传统文化论坛并就庙会文化的教育价值即兴浅谈一下我的见解。
人类的发展史其实就是一部教育史。从人类的狩猎到农耕(农业经济),到工业经济,到当代的知识经济,人类在实践中积淀的经验和知识通过教育的继往开来,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文明的发展。
文化是由人类进化过程中衍生出来或创造出来的一切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是后天习得的经验和知识,是人类共同创造的社会性产物,它必须为一个社会或群体的全体成员共同接受和遵循。
在世界经济危机的时候中国经济却在迅猛发展,大国的地位及以中国梦展现的中国现代文化所产生的影响令世界瞩目。西方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在研究中国现象,认为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基因凝聚的中国精神是使中国不断强大的原因。因此,中国传统文化开始在世界迅速传播并得到接受和遵循。
中国传统教育特别注重教化,传道授业,厚德载物。使传统文化都得以生生不息,但是当代中国教育无论在继承和发扬光大中华传统文化方面还是在面向世界科技和文明发展水平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距。互联网带来的信息化社会,让世界形成“地球村”,面对各种文化的交流、碰撞,面对国际新格局、中国经济新常态,呼唤中国教育的国际化开放性的改革,催促我们去深刻反思改革开放以来教育的失误,迫切需要以大教育观突破封闭的应试的“怕出事”的学校教育,真正实现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者的有机结合,为振兴中华民族,实现中国梦发挥教育战略作用。
中国当代教育的最大危机在于传统文化的根基在退化和异化,同时中国的教育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改革发展机遇,传统文化是根本,开放是出路!
谈到庙会文化,我愿意以一名教育工作者的特殊视觉、站在大教育观的战略高度去看庙会文化的教育价值。我认为庙会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也是传统文化的一种特殊传承形式,更是一种开放的一种大教育:
一方面,传统文化是教育的重要内容。我一直倡导变“教书育人”为“育人教书”,是因为以开放的大教育观审视“育人”是教育的核心目的,“教书”则是教育的一种形式,“教书”固然能够“育人”,但“育人”不仅限于“教书”一种形式。既然庙会文化是传统文化的一支奇葩,是中国人文化血脉不可或缺的“基因”,那么教育就必须承担起传统文化继往开来走向世界的历史重任——既要教化国人,凝聚名族精神和力量,还要随着“一带一路”“起东风”,随着孔子学院的发展而走向世界。因此,庙会文化活动对教育改革开放将起到积极地推动作用。
另一方面,教育是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同所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一样,传统庙会文化的传承必然与教育分不开的。把庙会作为开放式大课堂,通过庙会文化活动既能够使人们获得传统文化知识,促进传统文化的保护,又能够促进文化的创造。
作为一名教育心理和心理咨询工作者,我认为在互联网的信息化时代,人们 “成也信息化,败也信息化,成败乃认知能力也”,认知的价值观取向的多元性带来了人的需求不断地放大,因为传统文化根基的薄弱而激起人们的焦虑焦躁,社会的浮躁已经影响了人们的健康和发展,国外心理学家们认为,21世纪视野里的时代,心理健康是最大的社会问题。如何迎接这样一个全新时代的挑战,美国及西方许多国家的宗教界、哲学、心理学和社会学和家们都在积极探索中国的儒释道的三教合一形成的包容、接纳、求同存异的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类文明的影响和贡献。作为中国的一个教育心理工作者,我一直在潜心研究中华传统文化的本土心理学和心理治疗技术。作为辽宁省政协委员,2013年我提出了“藉12届全运会之机,抢救并发扬光大民间传统体育文化遗产的建议”的提案并得到了落实,期望以此发扬光大中国传统文化并逐步走向世界。
值此首届中国庙会文化论坛之上,我代表大连市心理咨询师协会决定向“太山庙会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基地”授予“传统文化教育心理基地”与“自闭症研训基地”。同时呼吁我们大连的教育工作者、心理工作者,应该借“中国庙会文化研究院”落地我们大连的机缘,担负起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神圣职责,积极研究和传承中国庙会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发扬光大。
非常感谢国家文化部对大连的信任,感谢来自国内的各位专家学者对大连的支持。让我们携手努力,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为推动中国传统文化走向世界做出历史性贡献。
祝论坛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